9月10日,根据学院《关于新学期加强教风管理的通知》要求,智慧城市学院《工程识图与CAD制图》课程教研组组织召开新学期首次教学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孟文娟老师主持,学院副院长何俊宏出席,课程组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以“建课、管课、优课”为核心议题,聚焦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与学生职业竞争力培育,为新学期课程教学工作明确方向、部署任务。

会上,全体参会教师围绕超星学习通等数字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展开深入研讨,并达成一致共识。教研组明确,将通过搭建系统化课程资源库、设计多元化互动学习任务、优化智能化作业批改与学情分析功能,推动课程教学模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转型。此举将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拓展作用,为学生构建更为灵活、高效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负责人孟文娟指出课程讲解需紧密对接行业职业资格考证、学科竞赛及1+X证书考试核心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精准嵌入高频考点与实用技能模块。教研组将推行“理论讲解—真题演练—实操训练—复盘总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突出教学重难点,助力学生高效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岗位实用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会议对数字化教材编写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教研组明确,数字化教材需立足土木工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严格遵循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行业发展趋势。教材编写过程中,将融入典型工程案例分析、三维模型图示、动态演示视频等数字化元素,兼顾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呈现形式的直观性、实用性,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支撑。

最后,学院副院长何俊宏作总结发言。他强调,超星教学平台的深度运用与数字化教材的编写筹备,是贯穿课程 “建课、管课、优课” 全流程的关键举措 —— 在 “建课” 环节,二者为课程数字化体系搭建筑牢技术底座与内容根基;在 “管课” 环节,需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细化平台运用方案、明确教材编写节点、压实教研组成员责任,通过流程规范实现课程管理精细化;在 “优课” 环节,要依托数字化改革破解教学重难点,切实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为学院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何副院长特别指出,《工程识图与 CAD 制图》课程教研组的规范管理模式,要作为全院课程管理的试点样本,后续需系统梳理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范式,为推动全院课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文稿:陆怀茶
图片:陆怀茶
校对:戈俪沄 何俊宏 吴金霖
审核:戈俪沄 何俊宏 李辉跃